
1. 作者或出处:李颀
2. 古文《古从军行》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野旅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3. 《古从军行》现代文全文翻译:
士卒们在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在黄昏时靠近交河给马饮水。
行人在风沙遮蔽中听到刁斗的凄厉声;听到乌孙公主弹奏的琵琶声充满幽怨。
在万里广阔的野营中看不到任何城郭;雨雪交加,与辽阔的大漠相连。
胡地的雁群在夜晚发出哀鸣,夜夜飞翔;胡人士兵痛哭流涕,泪水成双落下。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他们不得不豁出生命,追随将军冒险。
年年征战,无数尸骨埋葬在荒野之外;只看到西域的葡萄被移植到了汉家。
4. 注解:
[1] 烽火:古代一种警报信号。
[2]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期,为了不让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在途中感到无聊,便让她弹奏琵琶以解闷。
[3]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令李广利攻打大宛,希望获得好马,但战事不利,李广利上书请求撤军回国,汉武帝非常愤怒,派人封闭玉门关,说:“敢有入关者,斩!”这两句诗意味着战争仍在继续,士兵们不得不跟随将军冒险。
5. 评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从军生活的紧张与艰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对情绪。成千上万的士兵埋葬在荒野,只换来了葡萄种子带回中原,显然是得不偿失。
诗的开头首先描述了从军生活的忙碌,白天和黄昏的紧张气氛,夜里的悲凉景象,以及琵琶的幽怨声音。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边陲地区的荒凉环境,强调了军营所在之处的无边荒野,以及大雪和荒漠的严酷景象。最后,诗人指出,尽管环境如此恶劣,本应撤军回国,但皇帝却不同意。士兵们不顾生命危险战斗的结果,只换来葡萄种子带回中原,这揭示了皇帝对士兵生命的轻视。
整首诗每句话都蕴含深意,逐步加强,最后点明主题,展现出其讽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