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1-23 23:36:10
文档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按投案和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两条件认定自首,自首者可获减轻或免除处罚。逃逸导致重大事故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致人死亡者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分析;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以按照是否符合以下条件认定。1、到公安部门投案或主动报警。2、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推荐度:
导读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按投案和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两条件认定自首,自首者可获减轻或免除处罚。逃逸导致重大事故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致人死亡者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分析;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以按照是否符合以下条件认定。1、到公安部门投案或主动报警。2、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按投案和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两条件认定自首,自首者可获减轻或免除处罚。逃逸导致重大事故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致人死亡者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以按照是否符合以下条件认定:

1、到公安部门投案或主动报警;

2、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三节自首和立功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宝 AI智能咨询 法律计算器 法律意见书 法律文书 去提问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行为 如何认定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如何进行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为你推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如何进行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又投案自首,虽然不能否定逃逸定性,但并不妨碍对其自首情节的认定。法院根据其自首情节,应当依法对其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冯礼桉律师 执业13年 资质认证 2022-04-27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4、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因为这种情形符合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规定,所以应当认定为自首。至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和从宽处罚的幅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冯吉祥律师 执业18年 资质认证 2022-04-27 如何认定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主动或委托他人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构成自首。但此种情况下对自首的认定,不影响对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翟玉梅律师 执业9年 资质认证 2022-06-08

文档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按投案和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两条件认定自首,自首者可获减轻或免除处罚。逃逸导致重大事故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致人死亡者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分析;交通逃逸后自首的行为,可以按照是否符合以下条件认定。1、到公安部门投案或主动报警。2、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