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战略的含义是指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它涉及到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军事战略的特征主要包括全局性、对抗性、预见性、谋略性、创造性和相对稳定性。
首先,全局性是军事战略的核心特征之一。军事战略是从整体上考虑和规划战争或军事行动,它关注的是整个战争或军事行动的总体方向和布局,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战斗或战役。例如,在二战中,盟军的“欧洲战略”就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它考虑了从多个方向对德国进行攻击,以分散敌人的兵力,最终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其次,对抗性也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特征。军事战略是针对敌人的行动而制定的,它必须具有对抗性,即要能够有效地应对敌人的行动并夺取胜利。例如,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军事战略都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双方都在努力制定能够有效对抗对方的战略。
再者,预见性在军事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制定军事战略必须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信息化战争中,对敌方可能采取的网络攻击手段进行预见,并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谋略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军事战略需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来达成战争目的。例如,在古代战争中,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的策略就体现了高度的谋略性,通过心理战术和智谋使敌人屈服。
同时,创造性在军事战略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不断变化的战争环境和敌人策略,军事战略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新情况。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利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和打击是一种创新的战略手段,它改变了传统的战争方式。
最后,相对稳定性是军事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虽然战争环境和敌人策略会不断变化,但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确保战略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例如,无论战争环境如何变化,“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始终是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
综上所述,军事战略的含义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其特征包括全局性、对抗性、预见性、谋略性、创造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军事战略的基本框架和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