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关于Wish平台的案件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卖家刘某因被Wish罚款2400多万元,最终败诉,这起案件成为了Wish与卖家之间纠纷的一个典型案例。
刘某于2016年注册成为Wish卖家。2018年,Wish平台未经许可擅自对刘某出售的产品进行加价,并从加价后的销售额中收取15%的销售佣金。2018年圣诞节前,Wish平台以“产品中检测到不适合的内容”为由查封刘某店铺,并处以约344.17万美元的罚款。该罚款最终折合人民币高达2400多万元,而刘某账户中的约282.49万元货款也被Wish扣留至今。
刘某申诉无门,最终选择到法院起诉Wish在上海的子公司——上海薇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然而,法院最终判决刘某败诉,支付案件诉讼费。刘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二审诉讼,但同样被驳回。
这起案件警示卖家,Wish是一个美国公司,直接诉讼只能在美国进行,国内起诉Wish服务的子公司大概率不会成功。
Wish频繁开出天价罚款,意图占用卖家账户资金的行为已广为人知。一位服饰类卖家表示,2016年他开始做Wish时,平台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因此投入大量精力,聘用了15名运营人员。然而,2018年开始,Wish频繁罚款导致卖家账户资金下滑,最终不得不解散Wish团队。
另一位卖家反馈,2020年他在Wish平台上亏损至少一百万,每个月都净亏损10-20万。Wish的罚款政策尤其在2020年10-12月异常猖獗,直到今年3月份才稍有缓解。
针对Wish平台的乱罚款行为,官方媒体也进行了报道。2019年7月21日,央广网报道Wish频繁开出罚单,理由是商品图片与实物不符,罚款金额从人民币6万元到300多万元不等。
Wish平台还存在擅自给卖家产品加价的问题。某卖家称,Wish平台将几美元的产品加价到十几美元,而平台自营店却无此操作,导致卖家无法顺利抽身。
一位卖家爆料称,自己的一款产品2018年1月上架,售价为3美元。2018年8月,Wish将该产品价格加至11美元,导致订单量从日出百单下滑至十几单。
尽管Wish加价政策存在争议,但也有卖家认为其初衷是为了淘汰同质化产品中的劣质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
然而,大部分卖家认为Wish的加价政策已经演变为敛财手段,增加了卖家的负担。
卖家维权困难重重,因为Wish母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针对Wish平台的不合理扣款和不正当竞争的起诉,必须在美国进行。
尽管存在争议,但仍有卖家认为Wish平台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Wish以“美版拼多多”的姿态成功进入美国证券市场,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电商平台。
卖家在选择入驻Wish时,应多方了解相关政策和条例,做好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