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两列满载工业产品的中欧班列从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出发,分别驶向俄罗斯和德国。这些货物来自苏州自贸区苏州片区的企业,标志着苏州中欧班列在战略通道资源扩展和本地企业精准服务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当天,该物流中心的海关监管区也正式运营。
这两列中欧班列装载了数控机床、家用电器、通讯基站、医疗器械等数十种产品,共计172个标箱,货重超过1100吨,货值接近1亿元。班列的开行灵感来自于对企业的一次次走访。企业普遍反映,疫情导致国际物流环节滞缓,价格显著上涨,而中欧班列苏州自贸区专列应运而生,以应对这些挑战。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从中受益良多。该公司中方副总经理刘志刚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原本依赖的海运和空运运输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现在,自贸区专列的开通解决了他们面临的“发货难”问题。中欧班列的独特优势在于时效快、全天候和分时货运,使企业得以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中欧班列苏州自贸区专列的运营不仅帮助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履约、降成本、防风险,还成为了复工复产企业的“营养线”和“保障线”。自3月份以来,苏州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集装箱量和货值均实现了增长。苏州市国际班列货运有限公司因此被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国际物流工作专班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联系企业。
苏州海关副关长刘卫言表示,海关将进一步优化物流监管,支持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和海铁联运,打造便捷的通关服务体系。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支持跨境电商和邮件运输业务,营造安全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海关监管区的启用,为苏州中欧班列提供了新的腾飞平台。该项目由市政府与国铁上海局集团合作共建,是江苏省、苏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平台。项目总面积3331亩,总投资65.8亿元,预计到2025年实现国际集装箱年吞吐量10万至15万个标准集装箱。
新城投资公司正积极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建设,常态化运营“苏州―芦潮―洋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并开通了“苏州―洋山港”集装箱河海直达航运线。未来,该项目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内河集装箱作业区之一,引起世界知名物流企业的关注。
苏州中欧班列不仅在当前保障了国际货运畅通,还致力于提升自身“能级”,为长三角一体化集疏运体系建设贡献力量。新城投资公司表示,将继续强化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的枢纽功能,进一步扩展中欧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