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于预包装食品,所有成分都会在包装上明确标注。
2. 然而,星巴克等现制现售食品并未在同一法律体系内进行明确定义。
3. 上海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即食食品现制现售卫生规范》(DB 31/2027—2014)中对现制现售食品的定义进行了规定。
4. 该规范指出,现制现售食品是在同一地点进行即食食品的现场制作和销售,但不提供消费场所和设施的加工经营方式。
5. 重庆市丰都县食药监局的通知也对现制现售食品进行了定义,指其是经营者采取特定形式从事即食食品现场制作和销售的经营方式。
6. 关于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国家法律法规对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的包装标签标识有明确规定,但对现制现售食品的标签标识未作明确要求。
7.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问答(修订版)提出,现制现售食品可以不强制标识营养标签。
8. 然而,部分地方法规对现制现售食品的标签标识做出了一些规定。
9. 例如,广东省规定现场制作的散装食品需标示食品名称、加工制作日期和保质期。
10. 上海市标准要求现制现售食品的标签应标注品名、现制现售单位、制作日期和时间、保质期等。
11. 山东、湖北、辽宁和重庆等地也对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提出了要求,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信息。
12. 总的来说,虽然法规对于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要求不如预包装食品严格,但各地的规定均要求标识一些基本信息,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所购买食品的相关信息。
13. 食品伙伴网信息服务中心对相关法规进行了盘点,以便于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