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障碍,也被称为精神疾病或病态人格。人格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机体内所有力量的集合,是精神结构的总体。病态人格是具有持久性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这种人格异常,主要表现出一种情感和意志活动的障碍。病态人格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尚不到200年。
二、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1. 萌芽于儿童、青少年期。
2. 具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3. 常怨天尤人。
4. 自私没有责任感。
5. 具有较强的猜疑、仇视。
6. 其行为常常伤及和致痛别人。
7. 不承认自己的人格障碍。
三、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碍是由于某种不健绝虚全的先天素质,或在后天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四、人格障碍的类型与治疗
1.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偏执、猜疑和自负为特征。治疗方法包括认知提高法、交友训练法、自我疗法和敌意纠正训练法。
2. 分裂样人格障碍:以情感淡漠、孤独离群为特征。治疗方法包括社交训练法和兴趣培养法。
3. 癔症型人格障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寻求他人注意,具有某些癔症样表现。治疗方法包括帮助患者了解认识自己人格中的缺陷、情绪自我调适法和升华法。
4. 强迫型人格障碍:以重复出现不能为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强迫症状为特征。治疗方法包括顺其自然法和当头棒喝法。
5. 依赖型人格障碍:以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严重缺乏独立性为特征。治疗方法包括习惯纠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