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称前加“g”意味着该股存在股改相关信息。"G"是股改中" GUGAI"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为了区分未进行股改的公司股票,会在股票简称前加上"G"。当一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恢复交易时,该股票的简称会带有"G"标记。G股是指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股票。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复牌时,会在股票简称前加上"G"标记。G股是历史时期的产物,现在已经不再存在,市场上也看不到G股了。
改革的背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股权分置存在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意味着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按照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这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问题。股权分置不能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有必要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之间的制度性差异。早期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内地股市只有三分之一的公众股可以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另外三分之二的国有股、法人股暂时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股权分置长期困扰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改的意义:一、流通股股东地位的提升:改革提升了流通股股东在价格谈判中的地位,公司意识到流通股股东也是公司的股东,而不是仅在融资时考虑流通股股东。二、股权流通与非流通股的流通权确立:股改过程中确立了流通权概念。在流通层面,流通股股东的权利优于非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必须获得流通股东的同意,并为流通权支付对价。三、流通股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为了获得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不得不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这也意味着流通股东持有的股权将因上市公司股改而增加,使流通股东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绑定在一起,从而可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