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旨在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宝 AI智能咨询 法律计算器 法律意见书 法律文书 去提问 3.15消费者权益日是怎么来的 3.15消费者权益日是怎么来的 3.15消费者权益日是怎么来的 3.15消费者权益日是怎么来的 为你推荐 为什么消费者权益日是3月15日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由来: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胡文学律师 执业9年 资质认证 2021-11-15 3.15 消费维权日的由来和宗旨 315消费维权日的由来和宗旨1960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荷兰等5个国家的消费者发起成立了独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无政治倾向的世界消费者联盟,总部设在海牙,现已迁至英国的伦敦。目前,它的成员已有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个消费者组织。“3.15”“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teatioalDayfoPotectigCos mes’Rights)。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把?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并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安全保障、获得产品正确资料、自由决定选择以及要求赔偿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环境等权利。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体性社会团体。它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3.15消费者权益日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从这一年开始,?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也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运用各种方式介绍消费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唤醒、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2000年“3.15”标志的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3.15标志”。它是中消协推出的一种信誉认证,是对所有行业,商品、服务质量上乘,接受消费者协会调节的骨干企业的认可和证明。任何产品申请使用“3.15标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审核程序,从而确保“3.15标志”的权威性和公正性。“3.15标志”以中国消费者协会会徽图形为上方图形,同时加注“3.15”字样。此标志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优质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认可和证明,二是使企业履行做出的承诺:即发生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时,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协商不成,经经营者自愿接受消费者协会的调节意见,以避免小额争议久拖不决。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3.15标志”的目的有四:一是便于更有效地解决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从而使消费者协会能更好的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二是对优质商品及服务的一种证明,便于消费者择优购买;三是通过使用便于识别的统一标识,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选择商品和服务,行之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安全、健康消费;四是有利于扶优限劣,增强企业竞争力。 罗仰侠律师 执业4年 资质认证 2022-11-30 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 【消费者权益日案例】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四案例直指四大行业 作为天津“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之一的由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消费者协会、市科学技术协会以及天津电视台共同主办的“3·15晚会”昨晚在“消费与服务”这个全国性的大主题下,提炼出了本次晚会的主题——“共建诚信有你有我”。 “保险”案例由一份保险合同引发的官司展开。主要针对目前保险业中,在投保人签署保险合同时,所遭遇的“格式合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案例直指“格式合同”造成的优势行业垄断地位,以及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社会现象。 整场晚会的内容由案例、文艺节目、现场演示、现场访谈,以及心愿墙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案例部分突出时代感,由个别消费事件转向行业规范,整场晚会中包括四个案例,内容分别涉及保险行业、网络消费、医疗行业和房地产行业。 “网络消费”案例则着眼于当今最新型的消费方式——网购。由于网络消费建立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之上,所以消费领域的侵权更加隐性,侵权手段也更加隐蔽,“消费服务”面临诚信危机。该案例通过记者“体验式”采访,揭开“网络卖家”买卖信用等级的网络消费陷阱,给予网购消费者以警示。 “医疗”案例聚焦医疗纠纷。其中涉及一个医疗事故案例和一个医疗服务案例。医疗事故案例,主要针对医疗行业中存在的误诊问题;医疗服务案例,则针对医疗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当展开,揭示出消费者如何在消费之后,获得等值服务的消费热点问题。同时,这也紧紧扣住了今年3·15活动的全国主题——消费与服务。 “房地产”案例重点关注“采光权”。“采光权”问题是随着城市发展日渐凸显的一个社会现象。案例正是通过本市某小区的居民,力争采光权的维权之路,告知消费者要依“法”维权的正确选择。 林金盛律师 执业3年 资质认证 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