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石韦和石韦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在分类、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上有所区别。小石韦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台湾、越南和日本。它喜欢阴凉干燥的环境,能在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石韦则是一种附生蕨类植物,植株最高可达30厘米,主要分布在亚洲多个国家,如中国、印度、越南和朝鲜。石韦喜欢在低海拔林下的树干或岩石上生长。
在形态上,小石韦的根状茎密布针状鳞毛,叶子呈直立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片半革质且厚实,绿色表面密布星状毛,老时逐渐脱落并呈现许多黄色腺点。石韦的叶子远生,干后质地坚硬,表面呈灰绿色,孢子囊群形状近似椭圆形,初期为淡棕色,成熟时呈砖红色。
小石韦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等病症。石韦的具体功效目前尚未有明确记载。飞惊草,即小石韦,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等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热淋、血淋、石淋、尿血、崩漏、痈肿疮毒等症状,对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同时,飞惊草还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内服时,煎稿兄汤使用,建议剂量为12~15克;或泡酒。外用时,可取叶背孢子粉撒于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飞惊草含有一定毒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昏迷。因此,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及孕妇等人群应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