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没有责任。撤销赠与要有法定撤销权,微信红包一旦发出并被受领,财产已经转移,那么不再享有撤销权。
法律分析
微信发红包的行为,在民法上视为赠与。根据我国民法典第663条的规定,撤销赠与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如不履行扶养义务,或者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如果微信发红包之前,没有规定领红包以后必须履行的义务,那么视为无条件的赠与,一旦赠与行为作出,财产转移以后,即红包发出并被对方受领,那么不再享有撤销权。因此,别人自愿发红包,领了以后又想要回去的,因为不符合法定的赠与合同撤销的情形,不经协商式不能要回去的。因此,别人发红包又想要回去,此时不给的,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即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而无论赠与的财产权是否已经转移。赠与合同成立后,是否可以撤销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不同情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包括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种,其中,可撤销又分为任意撤销、法定撤销。另外,还规定了赠与人可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情形。在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在赠与物交付或者权属转移登记之前,可以无理由撤销赠与。但是,微信红包已经被领取的,是不享有无理由撤回权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六百六十四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宝 AI智能咨询 法律计算器 法律意见书 法律文书 去提问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嘛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吗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么? 为你推荐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吗 自愿给人发的红包能否要回要视情况而定:1、赠与人可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撤销赠与;2、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福利、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3、赠与财产权利已转移的,不能要求返还;4、若对方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信任,自愿为对方支付或者给对方钱,这种行为涉嫌诈骗,对方应承担刑事责任,可要求返还。一、诈骗罪的处罚方法具体如下:1、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彭宗辉律师 执业3年 资质认证 2022-10-20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么? 自愿给人发的红包能否要回要视情况而定:1、赠与人可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撤销赠与;2、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福利、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3、赠与财产权利已转移的,不能要求返还;4、若对方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信任,自愿为对方支付或者给对方钱,这种行为涉嫌诈骗,对方应承担刑事责任,可要求返还。一、诈骗罪的处罚方法具体如下:1、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任永顺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3-03-17 自愿给人发红包能要回来嘛 自愿给人发的红包能否要回要视情况而定:1、赠与人可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撤销赠与;2、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福利、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3、赠与财产权利已转移的,不能要求返还;4、若对方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信任,自愿为对方支付或者给对方钱,这种行为涉嫌诈骗,对方应承担刑事责任,可要求返还。一、诈骗罪的处罚方法具体如下:1、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任永顺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