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叛逃罪的量刑规定为: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宝 AI智能咨询 法律计算器 法律意见书 法律文书 去提问 我国刑法对叛逃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叛逃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叛逃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叛逃罪的量刑规定 为你推荐 叛逃罪及其刑罚规定概述 新增规定: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特点,分别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罪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做出处罚规定。前者必须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境外叛逃,且行为危害国家安全;后者包括掌握绝密、机密和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处罚更重。法律分析本条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特点而新增加的规定。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罪的规定。根据本款规定,构成本罪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构成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境外叛逃的;这里所说的“履行公务期间”,主要是指在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期间,如国家机关出访的代表团、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国外进行公务活动或执行某项工作任务的人员等。对于那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离职到境外学习读学位的,则不属于“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是指违反规定私自离开岗位的行为。“叛逃境外”,是指同境外的机构、组织联络,由境内逃离到境外的行为;“在境外叛逃的”,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境外擅自不归国、投靠境外的机构、组织的行为。其中“境外”,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以外的国家和地区。3.必须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行为的。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离岗位的行为,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则不应按本条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本款的规定,构成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即实施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第二款是关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处罚规定。这里所说的“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期限内只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包括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种。本条第二款较第一款的规定有两点不同:1.犯罪主体要宽一些,即国家工作人员。这主要是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秘密占很大比重的是科技、经济方面的秘密,而掌握这一部分国家秘密的人员,不一定全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这些人中有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同样会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2.量刑上要更重一些。根据第二款的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第一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结语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特点而新增加的规定,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罪的规定,要求具备特殊主体身份、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并叛逃境外或境外叛逃的行为,并且必须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根据本款规定,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第二款是关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处罚规定,犯罪主体更广泛,且量刑更重。根据此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第一款罪的将从重处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七条 私放俘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俘虏、私放俘虏多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三章 任务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协助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等执行逮捕、追捕任务,根据所协助机关的决定,协助搜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身和住所以及涉嫌藏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违法物品的场所、交通工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四条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侯天傲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3-08-08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叛逃罪的主体必知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零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戴杰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2-01-18 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情形有哪些 1、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情形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1、犯罪客体本罪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各类出国人员日益增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对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外交往活动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特别是对那些叛逃后,一时尚未发现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者一时没有公开投靠境外机构、组织的国家工作人员,给我国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造成重大危害。2、犯罪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首先,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危害了国家安全的,才构成犯罪。若不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也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则不能构成犯罪。其次,必须是擅离岗位叛逃,没有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不可能成为叛逃行为。第三,要有叛逃行为,包括两个方式:一是在境内履行公务期间叛逃至境外,二是在境外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是指在境内实施逃往境外或者在境外实施的出逃行为。具体表现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内或者境外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而且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最后,叛逃行为必须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故单纯逃往境外或不回到境内等并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成立本罪。3、犯罪主体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犯罪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故意,且是直接故意。 吴莉律师 执业4年 资质认证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