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衣字的笔画顺序是:点、横、撇、竖提、撇、捺,共6笔。
2. 书写时注意,上横要短,点要居中,撇和捺的收笔不低竖提。
3. 竖提要正直,稍靠左;撇捺要舒展。
4. 衣(拼音:yī、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5. 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
6. 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
7. 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
8. 先秦时,衣本指上衣,裳本指下衣(即裙裳),衣裳连用泛指衣服指衣服。
9. 服本指穿着,也指衣服;又特指丧服;衣服连用本指衣裳、服饰,后只指衣裳。
10. 写字的正确姿势是: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一尺一寸一拳头。
11. 头正不能偏,偏则字不正;肩平不能斜,斜则腰椎斜,影响身体发育;
12. 身直则上身挺立,写字有气势;足平则身稳。
13. 一尺是眼距离纸面有一尺,一寸是握笔的手指尖距离笔尖一寸,一拳头是指挺胸坐直,胸距离书桌间隔一拳头。
14. 说文解字注解释为:依也。注:叠韵为训。依者,倚也。
15. 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常。
16. 注:常、下裙也。象覆二人之形。
17. 玉裁谓: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尸部字皆从人。
18. 衣篆非从人,则无由次此。基闭御故《楚金疑义篇》作𠅃,云《说文》字体与小篆有异。
19. 今人小篆作衣,乃是变体求工耳。下文表、袭、袤、裔四古文皆从𠅃,则知古文从二人也。
20. 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何以云覆二人也。云覆二人则贵贱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
21. 于稀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