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而言,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压为220V或380V,具体电压会在接触器上明确标注。交流接触器是电力开断与控制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它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 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
2. 触点系统:包括三组主触点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点。这些触点与动铁芯联动,共同动作。
3. 灭弧装置:对于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通常会配备灭弧装置,以便快速切断电弧,防止主触点烧坏。
4. 绝缘外壳及附件:包括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点系统与动铁芯联动,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动作,使主触点闭合。同时,与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及其联动部分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分离,使主触点断开。同时,与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闭合,辅助常开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源。
接触器的使用接法如下:
1. 一般三相接触器有8个接点,包括三路输入、三路输出以及两个控制点。输出和输入是对应且容易识别的。若要实现自锁,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引线至控制点。
2. 首先应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它通过外接电源在线圈上产生电磁场。加电时吸合,断电后触点断开。了解原理后,应清楚外接电源的接点,即线圈的两个接点,通常位于接触器的下部,且各位于一边。其他输入和输出接点位于上部,容易识别。还需注意外接电源的电压(通常为220V或380V),且接触器的电压标识通常也会标明。此外,要区分接触点是常闭还是常开。若需自锁控制,根据原理理顺线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