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临写颜真卿勤礼碑:
1. 笔法:起笔逆锋,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这些笔法要素在颜真卿的书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竖画力重,横画力轻,收笔处如重锤落地,力透纸背,刚劲有力。竖画在中间部分要敢于发力,使形态显得粗壮。捺画用笔要一波三折,捺脚由细变肥,形似大金刀。钩画独树一帜,无论是横钩还是竖钩,都是回锋收笔再出锋。这些都是颜真卿书法的独特特征。
2. 结构:《勤礼碑》的结构宽厚而灵动。笔画虽然肥壮,但流畅不滞;气势宽宏,但轻盈不拙。临写时需要观察结构关系,注意点画的分布与穿插,写出一字或通篇的动态。
3. “环抱”式结构:要注意颜真卿书法中的“环抱”式结体,四周圆润,左闹棚右相抱,意韵悠长。如“颜、郡、开”等字,都有此特点。另外,如“图、局、司、国”等字左轻右重,圆融大方。
4. 章法:章法茂密而不挤,远看似一堆墨块,近看字字独立,精神爽朗,犹如茂密的丛林中每一棵树傲然挺拔,枝枝伸展。临习中如果缺乏控笔能力,就会产生挤压感,导致章法混乱。
5. 对比临习:临习此碑时,应适当阅读颜真卿其他碑帖,善于进行比较和鉴别,这样能尽快帮助理解此碑的风格特征与规律。
6. 出帖:古往今来,颜真卿的书法深得人们喜爱,学颜书的人较多,但能深入理解的人较少,能出帖破法的人更少。尤其现代社会,学颜书似乎只是老年和少儿之事,青壮年很少涉猎,这种现象值得深思。《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团含,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 颜勤礼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