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2月26日举办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在那里它介绍了北京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发布了十大典型案例。
2. 北京市高级法院副院长马强在会上指出,北京法院近几年坚决执行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决策,以及最高法院的要求,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
3. 马强提到,各法院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速裁审判团队,这些团队在促进和保障多元调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构建“多元调解+速裁”的诉讼前端分流机制,大量普通纠纷得到了迅速解决,而员额法官则专注于审理更为复杂的案件,形成了一种新的审判工作格局。
4. 2017年1至11月期间,通过调解成功和速裁结案的案件数量达到了145,852件,是2016年同期的6.9倍。其中,通过多元调解成功解决的案件量为63,812件,是2016年同期的3.4倍。
5. 关于多元化调解工作,马强解释了北京法院的几项措施。首先是依托人民调解资源,探索调解前置程序,并在17家基层法院派驻了669名(常驻165名)人民调解员,对家事、物业供暖、交通事故、相邻关系以及小额债务纠纷进行先行调解。
6. 其次是依托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整合45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力量,探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行业管理模式。
7. 北京法院还探索了律师专业调解工作。例如,朝阳法院建立了律师调解员名册,丰台法院则建立了律师调解员队伍并设立了律师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的专业性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
8. 为了解决调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经费问题,建立了调解工作考评体系,开发了调解案件信息系统和在线调解系统,确保了诉调对接工作的长期发展。
9. 马强表示,北京法院将继续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法院将继续发挥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司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巩固和完善前端快调速审、后端繁案精审的审判格局,以提升“多元调解+速裁”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