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GIF:史蒂夫·威尔海特(Steve Wilhite)在1987年发明了“图形交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GIF成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图片格式。尽管现在GIF的使用已逐渐被JPG和PNG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一种流行且具有影响力的格式,很多人认为GIF仍有复活的可能。
2、RSS:戴夫·温纳(Dave Winer)推动了“简易信息聚合”(Real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的发展,该技术源于RDF。尽管RSS的早期版本由其他人开发,但温纳对它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被认为是RSS的主要发明人。
3、Ping:麦克·穆斯(Mike Muuss)在1983年发明了Ping,这是一个简单且实用的工具,主要用于检测网络连接。仅包含1000行代码的Ping如今已被所有主流操作系统采用,并成为网络管理员的重要工具。
4、IE1.0:托马斯·里尔登(Thomas Reardon)在1995年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 1.0,这是微软基于从Spyglass公司授权的代码开发的产品。尽管近年来IE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全球仍有超过40%的电脑在使用IE。
5、@符号: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在1971年选择了@符号来分隔电子邮箱地址中的用户名和主机名,这一创新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论坛等领域。
6、笑脸表情: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在1982年首次提出了使用“:-)”和“:-(”作为开玩笑和非开玩笑的标记,这些表情如今已经成为数字交流中的常见元素。
7、智能调制解调器:戴尔·海瑟灵顿(Dale Heatherington)是第一台智能调制解调器的发明人,这款设备在宽带普及之前是上网的主要方式。
8、BIN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道格拉斯·特里(Douglas Terry)、马克·潘特(Mark Painter)、大卫·里格(David Riggle)和周松年(Songnian Zhou,音译)共同发明了“伯克利互联网域名”(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软件,这是一款广泛使用的DNS服务器软件。
9、PHP:拉斯姆斯·勒多夫(Rasmus Lerdorf)在1995年发明了PHP,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脚本语言,被许多网站采用。
10、英特尔4004:法金(Federico Fagin)、霍夫(Ted Hoff)、马泽尔(Stanley Mazor)和Masatoshi Shima共同设计了全球首个单芯片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这款芯片对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