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真正的完结篇!——心理学考研中——你应该知道但又不全知道的心理学实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1-19 01:04:35
文档

真正的完结篇!——心理学考研中——你应该知道但又不全知道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一:向被试左耳播放3个数字,右耳播放3个不同数字,每秒左右耳各播放一个。要求被试回忆数字,可采用两种方式:先回忆左耳数字再回忆右耳数字,或按顺序成对回忆两耳数字。结果,前者正确率为65%,后者仅20%。刺激先在感官记忆中保存,每个耳朵视为独立输入通道。选择性过滤器不允许两个通道信息同时通过。第一种方式注意力转换一次,效果较好;第二种方式注意力转换次数多,效果最差。实验二:给被试双耳播放不同故事,要求之后报告追随耳内容,非追随耳内容有多种变化。结果,被试能很好再现追随耳信息,对非追随耳信息知之甚少。单通道扩滤器模型得到支持。
推荐度:
导读实验一:向被试左耳播放3个数字,右耳播放3个不同数字,每秒左右耳各播放一个。要求被试回忆数字,可采用两种方式:先回忆左耳数字再回忆右耳数字,或按顺序成对回忆两耳数字。结果,前者正确率为65%,后者仅20%。刺激先在感官记忆中保存,每个耳朵视为独立输入通道。选择性过滤器不允许两个通道信息同时通过。第一种方式注意力转换一次,效果较好;第二种方式注意力转换次数多,效果最差。实验二:给被试双耳播放不同故事,要求之后报告追随耳内容,非追随耳内容有多种变化。结果,被试能很好再现追随耳信息,对非追随耳信息知之甚少。单通道扩滤器模型得到支持。


双耳分听实验:

实验一:向被试左耳播放3个数字,右耳播放3个不同数字,每秒左右耳各播放一个。要求被试回忆数字,可采用两种方式:先回忆左耳数字再回忆右耳数字,或按顺序成对回忆两耳数字。结果,前者正确率为65%,后者仅20%。刺激先在感官记忆中保存,每个耳朵视为独立输入通道。选择性过滤器不允许两个通道信息同时通过。第一种方式注意力转换一次,效果较好;第二种方式注意力转换次数多,效果最差。

实验二:给被试双耳播放不同故事,要求之后报告追随耳内容,非追随耳内容有多种变化。结果,被试能很好再现追随耳信息,对非追随耳信息知之甚少。单通道扩滤器模型得到支持。

实验三: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字词材料,左耳(追随耳)播放“house understand”,右耳(非追随耳)播放“on a hill”。结果,被试报告听到“house on a hill”。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信息通过,非注意耳通道得到一部分注意。

实验四:向被试双耳同时呈现刺激,包括靶子词。靶子词在左右耳数量相同,但呈现顺序随机。要求被试不考虑右耳或左耳,对听到的靶子词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双耳反应率接近。实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双耳能同时识别输入信息,条件相同时识别率相同。

实验五:实验按照双耳同时分听范式进行,设置追随耳和追随靶子词程序。两耳靶子词数量相等,时间随机分布。要求被试对追随耳或非追随耳听到的靶子词做出反应。结果,追随耳靶子词反应率为86%,非追随耳反应率为8%。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实验六:实验中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追随两耳中听到的靶子词后复述。实验设置不同条件,如感觉可辨度(男女声读出或全部男生读出)和语义可辨度。实验任务是回忆非靶子词。结果,在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下回忆的非靶子词多于高条件。非专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工。在低感觉可辨度条件下,非靶子词需要较多资源,因此回忆数量较多。

记忆扫描实验:实验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实验设置两种条件:识记项目为字母,再认项目中除识记项目外为数字;识记项目为字母,再认项目也为其他字母。结果,在条件一中反应时间较长,随识记和再认项目增多而更长;在条件二中,无论再认和实际项目多少,反应时间相对短。条件一是控制性加工,条件二是自动加工。

非对称性搜索实验:实验向被试呈现刺激卡,所有刺激卡分为a、b两类。在a类中,靶子是0,干扰项是Q;在b类中,靶子是Q,干扰项是0。所有刺激卡中靶子只有一个,干扰项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数量。靶子和干扰项在画面上的位置每次不同。实验前告知被试靶子和干扰项,然后用速示器呈现,要求被试按键做出“有”或“无”的反应。结果,b类刺激卡中搜索Q的速度显著快于a类刺激卡中搜索0的速度。实验支持非对称性搜索理论。

负启动实验: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要求被试快速准确读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设置三种条件:控制条件、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和重复分心字母条件。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实验支持负启动效应,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在启动显示中受到抑制。

文档

真正的完结篇!——心理学考研中——你应该知道但又不全知道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一:向被试左耳播放3个数字,右耳播放3个不同数字,每秒左右耳各播放一个。要求被试回忆数字,可采用两种方式:先回忆左耳数字再回忆右耳数字,或按顺序成对回忆两耳数字。结果,前者正确率为65%,后者仅20%。刺激先在感官记忆中保存,每个耳朵视为独立输入通道。选择性过滤器不允许两个通道信息同时通过。第一种方式注意力转换一次,效果较好;第二种方式注意力转换次数多,效果最差。实验二:给被试双耳播放不同故事,要求之后报告追随耳内容,非追随耳内容有多种变化。结果,被试能很好再现追随耳信息,对非追随耳信息知之甚少。单通道扩滤器模型得到支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