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曾奇峰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1-19 01:05:16
文档

曾奇峰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02 逆言可能是施虐,尽可能重话轻说。弗洛伊德说,自从精神分析创立以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任何合理的借口了。“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逆言”的情感虐待的人,成年后可能会自己对自己实施躯体虐待,如自残、酗酒、吸毒等等。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从形式上来说,还有一种自虐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实际上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司空见惯的自虐式工作一-一超长时间地工作、超负荷地工作。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你就知道原来自杀也可以如此隐蔽和“光荣”,隐蔽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荣”到千万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和喝彩。
推荐度:
导读02 逆言可能是施虐,尽可能重话轻说。弗洛伊德说,自从精神分析创立以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任何合理的借口了。“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逆言”的情感虐待的人,成年后可能会自己对自己实施躯体虐待,如自残、酗酒、吸毒等等。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从形式上来说,还有一种自虐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实际上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司空见惯的自虐式工作一-一超长时间地工作、超负荷地工作。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你就知道原来自杀也可以如此隐蔽和“光荣”,隐蔽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荣”到千万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和喝彩。

01 良药不一定苦口,忠言不必逆耳有些好药是苦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好药都苦。甘草、罗汉果等,就甜得令人喜爱。“良药苦口”四字,潜藏着“只要是好药就苦”的暗示,显然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拿苦口良药做引子,是为了引出“忠言逆耳”的训诫。此言之流毒祸害,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与良药苦口一样,忠言逆耳暗含忠言必然逆耳的谬论,被蒙蔽者于是就有了“语不伤人死不休”的抱负和行为。在中国古代,不少向封建统治者进言的人,只管自己所说的是不是逆耳的忠言,甚至只管是不是逆言(因为逆言必忠),而不管别人听不听得进去,以至于人头落地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父母对孩子。一些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最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其中只有极少数是智力障碍导致的,绝大部分是父母和老师的不良态度“制造”的。这一点真的不难理解,一个成年人,应该算是“皮糙肉厚”了吧?但如果你的单位领导总给你用“忠言逆耳”的套路,你能够工作得好吗?孩子“细皮嫩肉”的,老在“逆耳忠言”的恶劣环境中生活,成绩不好已在其次,更严重的后果是人格都会变得猥琐和扭曲。学生要取得好成绩,是很需要一点人格上的“狠劲”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格对于考生的智力和人格强度的双重考验。仅仅有好的智力,而没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是不可能面对老师处心积虑的“刁难”的,而逆耳忠言恰好会打压和破坏这股人格上的“狠劲”。所谓逆言,不管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可能是恶意的。形式上的恶意已不必多言,一个“逆”字已经把令人不快的效果描述得干净彻底。内容上的恶则较为隐蔽。举个例子,同样内容的话,一个人可能会说得温和委婉,另一个人却说得声色俱厉,后者的话里多出来的情绪内容,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积淀下来的,与他此时此刻所说的事件和针对的人物无关。如果他找件小事情,把这样的“积怨”以“忠言逆耳”的名义对封建君主发泄,这样的行为就有了一个现成的名字,叫作“找死”。逆耳之言之所以不太被人听得进去,除了它可能暗含恶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面对逆言对自己自尊和自信的攻击,任何人都有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倾向,保护的方式就是让这些逆言全不入耳。而温和的语言不会激活人的保护本能,所以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他人心中,并产生所希望的影响。

02 逆言可能是施虐,尽可能重话轻说

弗洛伊德说,自从精神分析创立以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任何合理的借口了。“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逆言”的情感虐待的人,成年后可能会自己对自己实施躯体虐待,如自残、酗酒、吸毒等等。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从形式上来说,还有一种自虐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实际上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司空见惯的自虐式工作一-一超长时间地工作、超负荷地工作。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你就知道原来自杀也可以如此隐蔽和“光荣”,隐蔽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荣”到千万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和喝彩。

如果一定要给“忠言逆耳”找个反义词,想来想去应该是“重话轻说”比较好。能够把重话轻说,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智慧。傻瓜大脑结构简单,无法对语言进行温和化的加工,说出来的话自然就逆耳。而且,聪明人都知道,温和的建议比恶言恶语更容易被人接受,使用明知道没有什么效果的方法,就像用筷子舀汤一样,也是智力至少在80分以下的表现。二是勤快。懒人一懒百懒,不愿意费劲去多想,想什么就说什么要省事得多。

一个人的人际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语言制造的。如果一个人总是靠逆言处世,他的人际关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而一个人如果总能重话轻说,那就意味着他时刻在呵护他人,作为回报,他也会得到很多温暖的呵护。

文档

曾奇峰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02 逆言可能是施虐,尽可能重话轻说。弗洛伊德说,自从精神分析创立以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任何合理的借口了。“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逆言”的情感虐待的人,成年后可能会自己对自己实施躯体虐待,如自残、酗酒、吸毒等等。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从形式上来说,还有一种自虐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实际上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司空见惯的自虐式工作一-一超长时间地工作、超负荷地工作。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你就知道原来自杀也可以如此隐蔽和“光荣”,隐蔽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荣”到千万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和喝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