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机体同时具有促进和阻碍生长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环境因素是实验动物生存的必需条件,动物通过新陈代谢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同时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免疫反应以增强体质和促进生长;另一方面,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若超过动物机体的适应能力或免疫防御水平,将对动物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各种功能失调和疾病发生。因此,环境条件不仅关乎实验动物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动物反应的敏感性和结果的可重复性,必须严格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条件。
实验动物设施是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的重要场所,需充分考虑动物福利的同时,兼顾从事实验的研究人员及饲养技术人员的安全,并关注设施周围的公共卫生。在建筑施工时,应具备防震、防火等安全措施,以及空调自动控制和报警设备。设计阶段需进行综合性判断,与技术人员、实验人员、设计人员进行充分讨论。
1. 隔离系统:由隔离器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于无菌或已知菌动物的饲养。工作人员通过隔离器上的无菌手套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空气、饲料、饮水、垫料等均需经过严格灭菌处理,物品移入使用灭菌渡舱,并预先消毒包装。
2. 屏障系统:饲养SPF动物的设施,要求人、动物、饲料等严格微生物控制。空气经三级过滤,洁净度达到10000级,饲料、饮水、垫料需灭菌后使用。人员进入需淋浴、穿戴无菌服装,通过空气压力差防止污染。
3. 亚屏障系统:饲养我国推广的清洁级动物设施,空气需经过亚高效过滤,洁净度达到100000级。人员、动物、物品管理等与屏障系统相似,但简化进入程序。
4. 开放系统: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无空气净化装置,但仍需严格环境控制和微生物控制。饲料、饮水、垫料要求不被污染,饲养室内需防鼠、防昆虫等措施。物品进出需分开堆放,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