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淘宝和京东是电商货架的代表,淘宝商品种类繁多,京东送货速度快。淘宝被誉为万能的平台,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天猫设有店铺。淘宝电商的优势在于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快递、金融、保险和营销等。此外,淘宝的用户认知度高,大多数人都有在淘宝消费的经验,因此用户对淘宝店铺的信任感较强。然而,现在是否还能做货架电商,取决于市场定位。如果模仿淘宝和京东,可能没有机会,但如果专注于细分市场,可能还有机会。
二、拼团电商以拼多多为代表,主要通过微信平台,利用好友砍价、打折和拼团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实惠商品。拼团的关键是商品价格足够低廉,以吸引用户分享。拼多多成功成为一个市值千亿的企业,但其他玩家还有机会。一些电商玩家在一口价的基础上推出了阶梯团、分佣团等模式,但拼团的本质是简单和廉价,而不是复杂。因此,供应链能力和用户拼团的价值是关键。
三、代理电商模式在2016年左右兴起,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推广者。头部平台如云集成功上市。代理电商将传统加盟模式线上化,相当于线上品牌店或综合商超。然而,代理电商的天花板有限,大约在三五百亿元。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推广者,因此将分销作为一种商品推广是可持续的,适合做三五亿的规模。不要盲目做分销平台,一开始可能不错,但后续增长乏力,没有几个好的结果。
四、私域电商这些年通过微信号、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和私聊等方式成交数亿项目。私域电商团队庞大,拥有大量社群运营专员、手机和微信群,年成交数十亿。然而,私域电商的天花板明显,投入大,风险高。对于品牌来说,私域电商更适合做老客户的留存和复购,适合做几千万到上亿的规模。想要更大规模,需要回到平台思维,吸引更多玩家参与。
五、生鲜电商社区自2020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但面临团长跑路、平台倒闭等问题。社区生鲜电商具有高频、刚需、受众广、单价不低的特点,但履约成本高、毛利低、竞争供应充足。社区生鲜电商很难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更适合多方并存。个体从业人员也有机会切入,做本小区及周边生鲜的供应,但规模不会太大,一年也在千万左右。
六、信任电商以快手为代表,快手是一个生活娱乐内容平台,粉丝经济明显。用户对内容创作者的认可、忠诚和消费度高,愿意在创作者的直播间消费。信任电商的优势在于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忠实粉丝,随时随地带货变现。内容和商品不同,商品卖的是经典和品牌,内容强调的是创新。因此,再做一个类似的平台也是有可能的,但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