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内容和方法:
1. 竞赛规则:运动员和裁判员在竞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准则。
2. 竞赛规程:规定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应如何在竞赛组织的合理安排下,由裁判员按照规则和规程的基本需求、正确裁决,使参赛者在客观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公平竞赛,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战术特长,提交运动成绩。
3. 组织编排、组织竞赛:
a. 赛前准备工作:包括成立组织委员会、拟定竞赛规程和组织方案、成立组织委员会和各办事机构、拟定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建立必要的会议制度等。
b. 竞赛期间的工作:包括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定期召开教练员、裁判员会议、进行场地检查和维护、做好临场编排、记录、公告工作等。
c. 竞赛的结束工作:包括各部门总结、组织闭幕式、出具成绩证明、整理文件资料、处理和归还器材用具、办理离会手续等。
二、注意的问题:
1. 应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为目的,不应过度追求体育的经济效益。
2. 应注重体育竞赛的初衷,竞赛应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3. 应增加对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以免限制群众性运动举办的经常性和持续性、参与者的广泛性。
4. 群众性竞赛活动不应只由政府包揽,应更多地由社会自身力量组织起来。活动不应流于表面形式,应顾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民族体育运动的特点,活动形式也应多样,以增加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