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中,庄家的盈利模式通常与股票价格的上涨幅度紧密相关。当一只股票的股价翻倍,即从最低价涨到最高价,庄家的净利润大约在30%到40%之间。这个利润率的计算基于100%的股价涨幅,其中40%是净利润,包括10%的资金成本,意味着毛利润在50%左右,这是庄家较为常见的收益水平。
以一只最低价为10元的股票为例,庄家在吸筹阶段通常会消耗20%的市场空间,即在12元附近完成吸货。此外,庄家可能需要借入资金,年利息约为10%。如果坐庄时间超过一年,这部分利息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到10%。在庄家的操作流程中,包括吸筹、洗盘、震仓、拉升和出货等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消耗成本,这部分通常在10%到20%之间。实际上,庄家在高位出货时,预留的派发空间通常需要20%到30%,这意味着股价在17元到20元之间是庄家的派发区间,这部分又会消耗升幅的20%到30%。
综合所有成本,庄家在目标个股上升100%的行情中,实际能获取的净利润在30%到40%之间。因此,尽管股票价格看似翻倍,但考虑到庄家的各种成本,他们的实际收益比率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高。这就是庄家坐庄行业中普遍的成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