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是,如果无水碳酸钠在保存过程中吸水1%,在使用这种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浓度时,将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来说,由于吸水导致的碳酸钠质量增加,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盐酸量会相应减少,这将使计算出的盐酸溶液浓度偏大。因此,如果你的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偏高,那么用这个浓度去滴定试样,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偏低,因为实际消耗的盐酸量小于理论值。
此外,基准碳酸钠的使用要求严格,需在270度干燥2小时或至恒重后使用,以避免水分干扰。尽管无水碳酸钠易于制备和纯化,但由于其分子质量较小,可能会增加标定误差。相比之下,硼砂因分子质量较大,误差较小,但制备过程更为复杂,成本较高。
在配制HCl标准溶液时,通常不直接使用浓盐酸,而是先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通过基准物质如无水碳酸钠进行标定,确保准确浓度。标定反应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滴定至pH3.时,指示剂为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液。
总的来说,正确的保存和使用基准物质是保证标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应特别注意无水碳酸钠的干燥处理,以避免因吸水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