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显著,其溶解度曲线在150~160℃之间呈现出关键变化。结晶点的温度随尿素浓度不同而变化,例如50%尿素结晶在18℃,40%的结晶点为2℃,而20%和10%尿素在0℃结晶。然而,实际结晶过程会受降温速度和搅拌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过饱和度,因此结晶温度并非固定,需要根据具体条件来判断。
当尿素溶解度达到100g时,通常对应的温度在20℃以下。在表格中,20℃时尿素的溶解度为108g,接近饱和值,这表明在接近20℃时,尿素的溶解度接近其最大值,可通过查找溶解度来反推出大致的温度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是克每100克溶剂,这是衡量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溶解能力的基础指标。溶解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比如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而甲醇和乙醇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而苯则几乎不溶于水。这反映出溶质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至关重要。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的“溶解度”条目,对于尿素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细节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