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字“言”,常用来表示所说的话。如“言简意赅”、“格言”、“诺言”、“留言”等词中的“言”即表示话语。此外,“言”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说的动作,比如“言过其实”、“畅所欲言”、“言之有理”等。在汉语中,“言”有时也指一个字或一句话,如“一言难尽”、“三言两语”等。
“言”的甲骨文字形显示其本义为说、说话。甲骨文中的“言”字由“舌”和一横组成,一横代表言语从舌而出。这形象地描绘了张口伸舌讲话的动作。从“言”字衍生出来的字大多与说话或道德相关。
在古代文献中,“言”和“语”的用法有所区分。“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这句话的意思是直接表达意见称为“言”,而进行辩论或反驳则称为“语”。这一区分体现了古代汉语对表达方式的细致分类。
“言”字作为象形字,其形态演变反映了古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描述。从“言”字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汉语中与说话相关的词汇和文化背景,以及这些词汇如何影响了人们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