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分别是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山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南部,紧邻银江镇和漳西出口。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当时的王元伟创立,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水利工程遗产。
郑国渠则是古代关中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处的泾河西北岸。它西引静水至罗水,东引罗水,全长超过300英里,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
灵渠,原名为秦挖渠、零渠、斗河、兴安渠、湘桂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兴安县。公元前214年开凿通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享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将兴安县东部的洋河(湘江源头,由南向北流)与兴安县西部的大荣河(漓江源头,由北向南流)连接起来。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的岷江上。它建于秦始皇晚期(约公元前256-251年),由蜀县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挖掘别岭的基础上组织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引水鱼口、飞沙堰、保品口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