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鸿蒙操作系统自华为发布鸿蒙OS 2.0以来,成为科技界的焦点。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除了魅族外,均未表达使用该系统的意愿,魅族也仅是将鸿蒙应用于一款智能家居产品,而手机端仍旧采用安卓系统。
2. 手机制造商对鸿蒙系统的冷淡态度,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首先,鸿蒙系统由华为开发,后者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与其他手机制造商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华为的麒麟芯片若不受,其他品牌如OPPO和小米的市场份额可能不复存在。
3. 尽管厂商们意识到依赖安卓系统存在潜在风险,尤其是当其行为不符合美国利益时可能会受到制裁,但厂商们普遍认为,选择鸿蒙同样可能面临被控制的威胁。长期依赖鸿蒙系统,可能自身发展,并可能遭受恶意竞争。
4. 厂商们对鸿蒙系统的成熟度也缺乏信心。安卓系统发展了近20年,而鸿蒙系统正式上线仅有两年。对于厂商来说,转向鸿蒙可能意味着与谷歌的关系断裂,如果鸿蒙发展不佳,厂商们可能遭受重创。
5. 鸿蒙系统的早期用户体验表明,系统提升了手机流畅度,提高了老款手机的表现,并减少了内存占用。国内用户普遍认为,尽管鸿蒙系统尚不完美,作为国产操作系统,应得到支持。
6. 不少米粉表达了对鸿蒙系统的支持愿望,希望小米能放弃安卓,支持国产系统。在事件发生后,小米高管未就适配鸿蒙系统做出回应,选择了沉默。
7. 华为为消除厂商们的疑虑,将鸿蒙系统捐赠给了工信部下属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意味着鸿蒙系统不再仅属于华为。这一举措可能消除了手机制造商对鸿蒙系统的顾虑,也为鸿蒙系统的普及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