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心疲惫时,点燃一炉香,品茗一杯。随着轻烟缭绕,随风飘扬,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那淡雅而宁静的香气,能驱散心中的烦躁,让身心回归宁静之境,远离纷扰,洗净双眼,找寻内心的净土。
中国用香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除了人们熟知的宗教烧香外,历史上的文人雅士、王公贵族等社会阶层还形成了闻香、品茗、赏花、抚琴、习字的“五道”生活艺术,其中千年历史的“香道”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享受。
精美的香炉是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历代使用的香炉种类繁多,包括博山炉、饥侍槐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式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铲、香匙、香筒和香囊等配套器具。
关于香炉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定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中提到:“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古人的香炉通常都有炉盖,即便是宋代的瓷质小香炉,也会搭配木质炉盖。烧香时盖上炉盖,让香烟在炉内循环上升,出炉后幻化出美妙姿态,这不仅是香气进一步融合的过程,也有助于香烟中的烟尘回落或吸附于炉壁,从而净化烟气,有益健康。
香插,亦有人称之为“香托”,是用于插入线香、卧香或盘香,防止香品倾倒或直接接触香炉的小工具,通常为带有插孔的基座设计。香插的用途广泛,无论是客厅、卧室、办公室、酒店、茶室还是书房,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即便是在临时活动或出差中,也能方便使用。例如,乌龙集的黄铜百孔香插,就继承了这一传统,其精致而典雅的设计令人一眼便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