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若需形容某人没有脖子,可能会用“煤气罐”这样的外号,这个称呼源自于胖到几乎看不到脖子的形象。
2. 然而,提醒一句,给人起外号应谨慎,以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3. “外号”一词在初年才开始流行,但其概念古已有之。唐代称之为“别号”,宋代称为“诨号”,元代则称为“绰号”。
4. 最早关于起外号的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如夏桀的外号“移大牺”,意味着其力大无穷。
5. 《汉书》中提及汉宣帝的外祖母被称为“黄牛媪”,而《后汉书》中马援戏称公孙达为“井底蛙”。
6. 明代起,起外号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外号各具特色,能体现出他们的性格。
7. 外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亲昵的昵称,用于无恶意的亲人朋友之间,显示亲密感;二是带有侮辱性的外号,这种行为不仅不尊重人,还侵犯人格尊严,易引起反感。
8.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如“8斤老太”、“7斤老太”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外号,它成为人物独特的标志之一。
9. 外号既有积极的含义,也有消极的含义,因此在使用时应考虑其背后的情感色彩和可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