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幼小柿树进行修剪时,应搭建稳固的树架,培养良好的树形。确保主枝之间的枝力平衡和从属关系,并及时进行摘心操作,以促使生长出结果母枝。定干的高度应设定在1.2米,选择合适的树形结构并确定主枝的位置。修剪时应少剪枝,多疏枝,增加枝条数量。同时,结合冬季和夏季的修剪,对旺枝在生长到20至30厘米时进行摘心,以促生二次枝条。注意轻剪,同时关注枝组的培养,为提前结果做好准备。
2. 对于进入盛果期的柿树(大约10年生),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内膛的隐芽开始萌发新枝,出现自然更新的现象。此时应注意改善树体的透风和透光条件,培养内膛的小枝,防止结果部位向外移动。修剪时应疏除和缩减相结合,培养新的枝条,及时进行小更新,以维持和增强树势,延长盛果期。
3. 调整主干枝的角度,保持树势的均衡。对于过多的大枝,应分年逐步疏除,促进内膛小枝的健康生长和开花结果。将大枝的原先分枝头逐年回缩,并支持其后部的新生枝条向外斜上方生长,逐渐替代原头。这样做可以提高主枝的角度,恢复主枝的生长势。修剪时应结合疏除和缩减,培养内膛的枝组。对于内膛的枝组,应根据情况有选择地缩减或放开,注意培养。对于过高或过长的老枝组,应及时回缩,促使下部发生新的更新枝。对于短小而细弱的枝组,应先放开后缩减,增加枝条数量,促进其恢复生长。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每年应对结果的枝条或结果母枝进行短截,作为预备枝,这样可以实现隔年结果,避免大小年的现象。进行短截时,应选择粗壮且下部带有侧芽的枝条,这样才能够发出新的枝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