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许多家长向我反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跟我顶嘴,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这些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孩子为何还是不尊重他们呢?其实,孩子不再尊重父母,问题往往出在父母自身。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降生世间,都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孩子变得不再尊重父母,是因为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是《火影忍者》的动漫迷,为了集齐手办,他将攒了很久的钱用于购买。然而,父母未经他同意,将这些“宝贝”送人了。他向父母理论,却被说成是小孩子才玩的,他应该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心爱的手办被送人,他感到不甘心,于是将父亲珍藏的茅台酒倒光了,父子间出现了裂痕。
我们小时候,父母常告诫我们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但很多父母却忽视这一点,不仅要支配孩子,还要替孩子支配他们的东西。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面临的遭遇,是中国父母“恶行”的真实写照。英子是个乐高迷,她花很多时间拼好的乐高,宋倩却摔得稀碎,还将英子房间的墙换成透明玻璃,以便监督她,从不考虑英子需要隐私。她想考南京大学,但妈妈修改了她的志愿,只为让她留在身边,这一切都让英子痛苦不堪。
父母们的自以为是,使得他们常忽略孩子内心的呐喊。著名心理学家许添盛指出,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心灵因得不到舒展而扭曲变形。
罗卡芙说,真正的爱孩子就是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而不是捆绑;支持孩子,而不是束缚;爱孩子,而不是占有;尽父母职责,而不是将孩子视为附属品。
黄磊的女儿多多因染发、涂指甲、打耳洞引起热议。多多妈孙莉回应:“爱美是女孩的天性,我们尊重她们。阻止她,她将来可能更叛逆。她尝试过了,可能过两天就不喜欢了。”如今的多多,表现出色,性格落落大方。
被尊重滋养大的孩子,天性不会被遏制,内在和外在都会丰盈饱满,最终成长为一个灵动自由的人。父母的信任与尊重,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分,是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成就不凡的动力。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我们必须尽到教养的责任,同时孩子是独立自由的个体,有权利和可能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孩子最尊敬的人是父亲,日本孩子是父亲和母亲,而中国孩子最尊敬的人根本不是父母。这说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有尊严。具体做法包括:1、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2、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利;3、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