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处理某些事务时,为了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通常会约定违约责任。因此,如果你是当事人,就需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以下是一些关于定金、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相关知识点:
1. 定金与违约金:不能同时使用。当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违约金条款,但不可以同时要求支付定金和违约金。
2.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同时使用。定金具有惩罚性,而损害赔偿金具有补偿性,两者功能互补。不过,定金和损害赔偿金的总额不应超过因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
3.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原则上不能同时使用。如果违约金低于损失,可以要求增加;如果违约金过高,可以要求减少。但如果违约金虽然高于损失但不过分,则可以适用违约金,不再进行调整。
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的区别:
1. 确定违约金的依据不同:法定违约金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来确定数额的,而约定违约金是根据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来确定数额的。
2. 效力不同:如果法律法规规定了违约金,即使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方也应依法承担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则受到法定违约金的制约,如果法律没有规定违约金,当事人可以不承担违约金。
解除合同的途径:
1. 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2. 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如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方明确表示或不履行主要义务等。
解除合同的通知:当事人行使解除权时,应通知对方。通知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法律手续: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未办理相关手续的,合同不能解除。
总之,定金、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不能同时使用,且法院不会支持。这一点需要当事人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