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轻扒羡轻地、慢慢地、欢快地、缓缓地、飞快地。
2. de,作为助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3. 地,汉语常用字,一级字,会意字兼形声字,有dì、de两个读音。
4. 最早见于金文。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义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等。
5. 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6. 文字源流地,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也是形声字。
7. 金文与“隧”同源,会一豕(猪)从高崖坠地之意。
8. 小篆改为从土,也声。
9. 从土,表示地面、土地;从也,“也”是古“蛇”字,上古时地面草木丛生,蛇虫到处可见。
10. 隶变后楷书写作“地”。“地”字本义是大地,与“天”相对。
11. 引申指地面。又引申指地区、场所。
12. 用于抽象意义,指所处的位置或环境。
13. 又指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