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佛法的角度看,涅槃体现了空的美。常人熟悉的,是存在的美,包括各种艺术品、生活品,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而涅槃需要我们去体会空的美。佛教唯识宗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我们内在迷惑的显现。因为凡夫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所看到的,只是被有色眼镜处理过的影像。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执著有客观、固定、不变的世界。从本质上说,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是由心决定的。
2. 涅槃,是无限的美。凡夫所见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有生有灭念模的。事实上,生命有两个层面。除了有限的层面,还有无限的层面,只是一般人执著并止步于有限,没有能力认识无限。涅槃就代表对无限生命的体认。佛陀当年因为看到老病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
3. 涅槃,是清净的美。涅槃所体现的清净之美,是代表生命的清净,内心的清净。凡夫因为无明惑业,看不清自我和世界的,从而产生错误认识,导致我法二执,包括对自我的贪著,对世界的贪著。佛法认为,凡夫和诸佛的区别就在于迷悟之间。迷就是迷失觉性,悟就是体认觉性。
4. 涅槃,是寂静安详的美。涅槃寂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内心所有躁动平息之后,生命所呈现的寂静的美。这种美来自觉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是空性蕴含的重要特质。
5. 涅槃,是喜悦的美。涅槃的喜悦来自对空性的证悟,是无住、无所得的,是不需要对象的,是永恒的、源源不断的喜悦。
6. 涅槃,是无住的美。涅槃就是不粘著的能力,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经中反复告诉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论修布施,还是利益众生、庄严国土,都要看到一切是缘起的假相,在空性层面,任何现象都是了不可得的。
7. 涅槃,是大自在的美。对于证悟空性的觉者来说,不论处在什么环境中,都是自在无碍的。外在的一切,不会对他构成任何束缚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