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海军已跻身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
2. 面对日益增强的挑战,日本调整了其国防政策,将美国定义为主要对手。
3. 1936年,日本再次调整其国防方针,明确提出对美国的海上拦截战略。
4. 日本海军预见到,为了在对抗美国海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必须依赖战列舰的火力优势。
5. 因此,他们计划在美国海军能够作出有效反应之前,消灭美国在远东的主力舰队,并破坏或占领关键的海军基地。
6. 日本海军选择了小笠原群岛以西的海域作为未来海上决战的战场,并组织了一支以巨型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
7. 该舰队的任务是在海上拦截美国舰队,确保小笠原群岛能够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8. 基于这样的战略指导,日本海军在1936年军备限制放宽期间,积极参与了与美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9. 面对美国海军的数量优势,日本海军决定通过建造更强大的战列舰来弥补这一劣势。
10. 因此,在1937年的第三次造舰补充计划中,决定首先建造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即“大和”号和“武藏”号。
11. “大和”号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强大的战列舰,其标准排水量达到64,00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73,000吨。
12. 该舰配备了多门大口径主炮和副炮,最高航速可达27节。
13. 其装甲防护极为厚重,即使遭受两发鱼雷或数枚重型炸弹的直接打击,仍能保持战斗力。
14. 因此,“大和”号被誉为“世界第一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