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吸收光谱法:将样品灰化或酸消解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石墨炉中。在电热原子化的过程中,铅元素会吸收283.3纳米的共振线。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通过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分析。
二硫腙比色法:样品经过消化处理后,在pH值调至8.5至9.0的条件下,铅离子会与二硫腙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溶于三氯甲烷中。通过加入柠檬酸铵、和盐酸羟胺等物质,可以有效防止铁、铜、锌等离子的干扰,进而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分析。
扩展资料: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通过食物摄取、饮用自来水等方式摄入铅。进入人体后,约90%的铅储存于骨骼中,而剩余的10%则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和器官。铅的积累会影响血红细胞生成以及脑、肾、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婴幼儿,吸收铅后,超过30%的铅会保留在体内,影响其生长和智力发展。
由于铅具有累积性中毒的特性,只有当人体内铅含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长期摄入铅会对人体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特别是对儿童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效果。神经衰弱是铅中毒早期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多梦等。
多发性的神经病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感觉型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的感觉障碍,呈现手套袜子型;运动型则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肉麻痹。消化系统症状轻微时可能出现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腹痛和便秘;严重时则可出现剧烈腹痛。
血液系统受铅干扰,会干扰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通常情况下,铅中毒经过适当的驱铅治疗后,可以迅速恢复,除铅中毒性脑病外,很少留下后遗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铅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