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质部管理制度有哪些?
品质抽样办法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节省检验成本,有效管制原物料、产成品之品质。
1.2 适用范围:品管单位执行抽样检验作业。
1.3 权责单位:品管部负责起草,总经理核准。
2. 作业规定
2.1 抽样计划:采用GB2828单次抽样,一般检验II级及特殊检验S-2水准。
2.2 检验原则:采用特别规定,均使用单次正常检验方式。
2.3 检验方式转换:品管部提出加严、放宽或恢复正常检验之申请,经核准后实施。
2.4 全数检验时机:特定情形下,经核准后实施。
3. 附件:样本代码表、抽样表。
进料检验规定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管制采购物料、委外加工物料品质。
1.2 适用范围:采购物料、委外加工物料或自制零部件。
1.3 权责单位:品管部负责起草,总经理核准。
2. 检验规定
2.1 抽样计划:依据GB2828单次抽样计划。
2.2 品质特性:分为一般特性与特殊特性。
2.3 检验水准:一般特性采用GB2828正常单次抽样一般II级水准,特殊特性采用S-2水准。
2.4 缺陷等级:致命缺陷(CR)、主要缺陷(MA)、次要缺陷(MI)。
2.5 允收水准(AQL):各缺陷等级之进料允收水准。
3. 作业规定
3.1 作业程序:包括物料验收、检验判定、合格物料入库、不合格通知单等。
3.2 无法检验之物料:供应商提供出厂检验记录或品质保证书,或委托外部检验。
3.3 其他规定:包括日报、周报、月报的制作及自制零部件的验收作业。
4. 附件:进料检验记录、不合格通知单、进料检验日报表。
制程管理规定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加强品质管制,使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品质得到有效掌控。
1.2 适用范围:制造过程之品质管制。
1.3 权责单位:品管部负责起草,总经理核准。
2. 管制规定
2.1 管制责任:生技部、制造部、品管部之责任。
2.2 PQC工作程序:制程品质管制人员的工作程序规定。
3. 制程不良把握:不良品产生之来源及不良率计算方式。
4. 附件:制程巡检记录表、全检站检验日报表、制程异常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