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交恐惧症的病根包括“现象”病根和“业力”病根。其中,“现象”病根指的是自卑、怯懦、不善交际等性格缺陷。这些缺陷可以通过深入心理疏导和鼓励行为突破来解决。
2. “业力”病根则更为复杂,涉及邪淫、恶意杀生、偷盗等行为。这种病根的解决需要通过反省忏悔和修行善法来化解。
3. “业力”病根呈现的状态有三种:邪淫导致的猥琐、肮脏、下流的磁场感受;偷盗导致的眼睛躲躲闪闪不敢与人对视、莫明的羞愧难挡;杀生导致的在他人面前感到内在“气机”遭到压抑,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缺乏安全感。
4. 对于严重社恐患者,发病时的觉受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控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解决业力问题。
5. 消除业力的关键是反省忏悔,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恶意杀生、偷盗、邪淫等,并进行相应的功德补偿,如布施、放生等。当功德力超过业力时,身心状态会呈现出祥和喜悦的生命状态,从而得到解脱。
6. 负面能量具有操控性和强迫性,症状的失控完全是“业力”在操控。真正深入反省忏悔,真能由衷剖析认知自己的人都会找到恶意杀生、或偷盗、或邪淫的行为,症状越严重错误也越多。
7. 关于“业力”,如“邪淫”的错误较多就会充满一种猥琐、下流磁场,使人一接近就能感受到其恶劣的身心磁场。如果偷盗比较严重就会惊慌失措,不敢与人对视。心灵的世界本来无一物,只是多了太多不该有的东西。通过反省和修行,可以克服恐惧症,实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