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打印耗材网获悉,打印机制造商利盟公司于2010年8月20日在俄亥俄州南区美国联邦地方法院递交专利侵权诉讼,控告24家制造墨盒的公司侵犯利盟15项专利。
这24名被告的产品被要求禁止进口和在美国出售,并要求经济赔偿。这已经不是利盟第一次用法律手段争夺印刷业耗材市场。
2003年,利盟曾试图用DMCA法案来阻止一个墨盒碳粉填充公司运行,但是最终败诉。
这24家被起诉的公司包括珠海、惠州等地的知名通用耗材行业企业,其中纳思达集团是在继遭佳能起诉之后又遭利盟起诉的企业,中国通用耗材行业在重重困难中艰难成长。
据中国打印耗材网(PRINT-BASE.COM)获悉被起诉的24家企业名单如下:
?InkTechnologiesPrinterS ppliesLLC(doingb sinessasInkTechnologiesLLC);
?NinestarImageCo.Ltd(alsoknownasNinestarTechnologyCo.Ltd);
?NinestarImageInt’lLtd;
?SeineImageInternationalCo.Ltd;
?NinestarTechnologyCo.Ltd;
?ZiprintImageCorp.;
?NanoPacificCorp.,IJSSInc.(dbaTonerzone.comInc.andInkjetS perstore);
?Ch ngPalShin(dbaInkMaster);
?NectronInternationalInc.;
?Q alityCartridgesInc.;
?DirectBillingInternationalInc.(dbaOfficeS pplyO tfitters);
?RibbonConnection;
?E-TonerMartInc.;
?AlphaImageTech;
?ACMTechnologiesInc.;
?Virt alImagingProd ctsInc.;
?AcecomInc.-SanAntonio(dbaInksell.com);
?JahwaElectronicsCo.Ltd.;
?H izho JahwaElectronicsCo.Ltd.;
?LaserTonerTechnologyInc.;
?CRServicesInc.(dbaCRDistrib torsandCRDistrib ting);
?UnionTechnologyInt’l(M.C.O.)Co.Ltd.;
?Print-RiteHoldingsLtd.;
?CopyTechnologiesInc.;
一、非法集资采取层层传销的具体方式
(一)非法集资与传销相融合
当前,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与非法传销活动方式有融合趋势,主要策划者居于幕后,或者在外地遥控指挥,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设立若干分公司,再临时雇用社会闲散人员进行宣传和发展“下线”。分公司负责人多为先期投资获利者。骨干成员的报酬根据集资额按比例提成。这样层层诈骗,又层层控制。
(二)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号)明确禁止企业采取传销经营方式,同时明文禁止如下变相传销方式:“
1、将传销由公开转入地下的;
2、以双赢制、电脑排网、框架营销等形式进行传销的;
3、假借专卖、代理、特许加盟经营、直销、连锁、网络销售等名义进行变相传销的;
4、采取会员卡、储蓄卡、彩票、职业培训等手段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骗取入会费、加盟费、许可费、培训费的;
5、其他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行为。”
国家工商局、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2月17日发布《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又明确认定了数种变相传销行为为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