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雁来红》诗的赏析
陆树声的《雁来红》以诗的形式赞美了这种植物的独特之美。首句“何事还丹可驻年?”以一种幻想的语气提问,似乎在探寻一种能使人永葆青春的神奇之术。“一枝真作草中仙。”将雁来红比喻为草中的仙人,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品质。接下来的“霜华洗尽朱颜在,不学春花弄巧妍。”进一步赞美了雁来红不随波逐流、不炫耀自身的美丽,即使在秋霜的洗礼下依旧保持着它的红色,这与春花的娇艳不同,更显得雁来红的独特与高贵。
陆树声对于雁来红的欣赏并未止步。他在第二首诗中写道“霜叶回红底是春”,认为雁来红的红色正是春天的象征,这种植物能够在秋天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可中朱草对时新。”表明雁来红的美丽是与时俱进的,它的新意正是与季节相契合的。在“衰迟不为矜颜色”这句中,诗人表达了雁来红即使衰老也不会自负其颜色,而是“留与群芳殿后尘”,在百花凋零之后,仍为秋天增添一抹色彩。
第三首诗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雁来红的外观。“疏疏密密缀新红,庭下看来锦一丛。”形象地描述了雁来红花朵的分布,宛如一丛锦绣。而“不分芳华易消歇,磨旦剩将老色借秋风。”则表达了雁来红不与其他花卉争夺春天的繁华,而是在秋风中展示其成熟的魅力,将自己的老色与秋风相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陆树声通过这三首诗,对雁来红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和赞美。雁来红在他笔下成为了草中的仙人,它的品格和精神值得人们深思和敬佩。这种老少年的精神,不仅是对雁来红的赞美,也是对那些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