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外滩来福士广场的开业,引发了一场商业热潮,不仅在百度地图上占据了虹口区的榜首位置,而且在开业当天就吸引了大量关注。几位知名自媒体人也迅速发表了文章,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然而,作为一名“外来观察者”,我在尝试客观记录和分享的同时,也意识到个人的主观视角可能无法完全客观。
北外滩来福士广场的开业,最火的CITY MART部分已得到了充分讨论和报道,尤其是它在各大电视台的报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并成为了媒体撰文的一大亮点。因此,本文将不再赘述这部分的分析和知识点,而是直接展示一些图片,让大家能够远程感受其魅力。
城市集市的入口有两个,一个是从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进入商场B2层的一端,距离主入口不远,可以看到全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准备从这里进入。而集市的另一端,则主要是从地铁过来的客流。内部部分的场景细节还原度极高,让人仿佛穿越回童年,无论是普通的生活用品,还是蜡像的逼真度,都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微小的批评,比如层高略低和部分工程设备在人们抬头时可能会引起注意。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来福士广场持续吸引大量的人流。
关于城市集市覆盖的对象主要是70-80后的中青年及其上两代老年,以及部分目前生活在类似场景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虹口、杨浦、闵行等区域的老城区,以及“爷爷”、“爸爸”、“孙子”三代人。同时,久负盛名的世纪汇1192弄与北外滩来福士的CITY MART在吸引城市远端客群方面,各有优势。
那么,为什么CITY MART如此吸引人?因为它能让人在当下时空,以特别真实的场景还原,直观感受到过去30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此致敬为这些改变付出努力的每一代人。对上一辈或许是忆苦思甜,对我辈则是记忆涌动的无限感叹,对更年轻的90后和00后而言,这是一次新奇感满格的体验“爸妈的时代”。
除了城市集市外,北外滩来福士的其他品牌落位也值得关注。负一层的超市、一层的Bridge+Spark、Wagas的新线和星巴克邻居“而意”、来福小镇等,都展现出其在业态组合上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其中,来福小镇作为一个衔接多个外部下沉广场空间与商场盒子内部空间的区域,其设计与招商策略都值得深入探讨。
楼层组合方面,北外滩来福士在招商时特别注重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如亲子区的设置,尽管在开业初期可能显得特别,但考虑到周边人口和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这一策略是合理的。此外,开业活动如IP POPMART、STRAWBERRY TOWN等,也成功吸引了大量家庭亲子客群和年轻群体。
北外滩来福士项目作为北外滩区域的第一座商场,其呈现的商业价值与区位优势不言而喻。与即将在下半年开业的西岸首个盒子商业AI PLAZA相似,北外滩来福士也面临着区域内竞争压力,但其在设计、招商、活动等方面的努力,为未来在这一重要区域的商业竞争中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北外滩来福士在目前的区域客群环境下,能有这样的呈现,确实不负其“北外滩”的名号。项目包含的亮点和细节槽点都值得被理解和面对,同时,考虑到其作为北外滩商业“排头兵”的地位,凯德集团在管理和运营上将更加谨慎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