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毕业生可以在大型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2.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发电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领域。
3. 就业方向之一是汽车减排,涉及电子系。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将在这个领域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子系中与Power相关的不太热门专业可能会扩大招生规模。
4. 另一个就业方向是低碳领域,涉及化学、化工系。由于节能环保是化工企业的核心问题,且随着哥本哈根会议对碳减排承诺的确定,化工行业与碳排放的紧密相关性使其成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行业之一。
5. 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等,涉及电子系、材料系、物理系。尽管太阳能已经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但由于电池转化效率低和成本高,其大规模推广仍受限。
6. 传统石油工业也是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短期内,新能源的发展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因此传统石油工业仍将保持其实力,通过改进工艺提高油品质量,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7. 新能源相关行业的薪资水平较高。通常,本科毕业生日薪在100-500元之间,年收入在10-20万之间。获得硕士学位且拥有良好实习经验的毕业生薪资范围在18-30万之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毕业生薪资有望持续上升。
8.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以外的能源形式,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潮汐能等。这些能源中,有的已在使用,有的在研究和开发,有的则推广中。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是清洁,旨在支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例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潮汐发电等。
9. 新能源前景广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且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既促进节能减排,又为社会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国内开设相关院校较少,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