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险南极和北极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但南极因其更低的气温和更为恶劣的环境而被认为更为危险。南极的低温记录达到了惊人的-89.2℃,即便是在夏季,内陆的气温也经常保持在-30℃以下。为此,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的成员都穿着特制的、重达10多斤的保暖衣物和雪地靴,这使得他们的行动显得有些笨拙。
2.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即使是技艺高超的厨师也难以做出美味的食物。低温和高气压的变化给烹饪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做饭前必须挖掘雪层以融化雪水,但由于气压太低,水很难烧开,因此必须使用高压锅。在这样的条件下煮出的米饭,口感类似于糯米糕。
3. 科考队员们还必须忍受南极的恶劣天气条件。他们介绍称,南极的常见天气包括地吹雪、白化天、暴风雪和晴空降雪等。地吹雪在南极非常普遍,类似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刮烟炮”。在这种情况下,风将地面的雪吹起,有时即使是轻微的风也能将雪吹起一米多高,严重时甚至让人无法睁开眼睛,衣领和帽子上都会结冰。
4. 白化天时,天地间一片乳白,人和车辆、飞机仿佛融入了浓稠的乳白色牛奶中,一切景物都无法看见,视线产生错觉,严重时可能导致人头晕目眩,甚至失去意识丧命。暴风雪与白化天的相似之处在于狂风呼啸,但暴风雪的风力更大,基本上无法进行任何工作。
5. 在南极,除了上述几种恶劣天气外,内陆还偶尔会出现晴空降雪的现象。尽管南极夏季的大部分时间天气相对较好,但由于气温始终在零下,经常可以看到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却飘着小雪花,这种现象被称为晴空降雪。尽管南极的气候条件恶劣,但夏季的天气相对较好,晴空降雪也是相对少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