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全球疫情的严峻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可能收缩3%,若疫情进一步恶化,收缩幅度可能达到6%。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警告说,世界经济形势正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峻。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GDP同比下降6.8%。外贸同样受到巨大冲击,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为6.57万亿元,下降6.4%。其中,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海外疫情持续,需求疲软,二季度外贸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一季度外贸数据中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3.2%,对东盟、俄罗斯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6.1%和5.7%。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出口增速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一季度中国经济的数据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符合预期。国际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经济的后续表现。在疫情防控和外需受挫的情况下,一季度经济增速基本符合预期。
当前,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有色金属、医药、电子、钢铁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铁路装车数已恢复正常,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超过76%的外贸重点企业产能恢复率超过70%,3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分别较2月回升了17.7和16.5个百分点。
为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效果逐渐显现。正帮助企业化危为机,保市场、保订单,尽量减少疫情的影响,确保外贸外资基本盘的稳定。
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机构的调查显示,3月份以来,美资、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投资意愿明显增强,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很少。截至4月7日,全国8776家外资重点企业中,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1.9%。商务部表示,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外资企业对中国的长期经营发展充满信心。
渣打银行研究表明,3月份的数据已经显示中国经济活动明显改善,工业产出降幅收窄,服务业复苏进一步加快。预计未来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稳步提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外贸有望恢复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正常轨道,并实现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