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花与香草交织的美丽景色,常常被诗人用以表达情感。韦庄在《清平乐·野花芳草》中写道,野花和香草寂寞地生长在关山路旁,柳树抽芽,黄莺歌唱,而诗人则在香闺里暗自伤神。
宋方壶在《山坡羊·道情》中提到,只要有一间茅屋,四围野花盛开,管他谁家兴旺衰败,陋巷箪瓢亦乐,反映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韦应物在《春思》中描绘野花如雪环绕江城,年年花开花落,诗人却只能回忆起帝京的美好时光。
杜甫在《琴台》中以野花和蔓草形容卓文君的笑容和罗裙,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佚名的《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中,池塘边的野花如雪般缤纷,散发着清香,金黄的柳丝在春雨中轻轻摇曳,展现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
杜甫在《绝句二首》中,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
白居易在《草/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涉江采芙蓉》中,诗人踏过江水采荷花,兰泽多芳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曹丕在《燕歌行二首·其一》中,通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摇落、白露为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的景象,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凄凉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