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琐碎一词,源自汉语,其意广泛,涵盖了零碎细小、唠叨絮聒、麻烦扰乱等多重含义。在古代文献中,琐碎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在葛洪的《抱朴子·家》中有:“惑诗赋琐碎之文,而忽子论深美之言。”这里,琐碎被用来形容诗赋的细小不重要。
在《红楼梦》第七回中,宝钗曾说:“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这方儿,真把人琐碎死了。”这句话体现了琐碎在生活中的另一层含义——麻烦、扰乱。宝钗的话语反映了琐碎对于人的困扰。
琐碎一词的引申义也非常丰富。《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九回中,狄周因为几根豆子被人琐碎了一顿,这里的琐碎被解读为数落、指责。《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中,苏小小被贾姨琐碎,这里的琐碎则被理解为唠叨、啰嗦。
此外,琐碎也用来形容吝啬。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中,有描述:“这不是大笑话么?”我回答道:“那有这等琐碎的人,真是无奇不有了。”这里的琐碎则指的是吝啬、小气。
琐碎一词,其内涵丰富多样,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从琐碎的定义、出处、引申义等方面,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琐碎一词的使用十分频繁,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细小琐碎,也涵盖了人的唠叨、数落、吝啬等行为。通过不同的语境和情境,琐碎这一词汇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