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额计价是一种长期使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方式,它并非合同本身,而是一种计价方法。具体而言,定额计价是基于招标文件,按照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人工工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材料及设备价格信息和同期市场价格,直接计算出直接工程费。在此基础上,再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最终汇总确定建筑安装工程的总造价。
定额计价法在工程造价计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基本特征是价格等于定额加上费用加上文件规定,这一方法具有法定性,被强制执行。无论是工程招标时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都以此为唯一的依据。承发包双方都使用同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来确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然而,当定额价与市场价出现脱节时,这将直接影响到计价的准确性。
尽管定额计价法历史悠久且广泛应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和工程成本的变化,定额价与实际市场价格的差异逐渐增大,这导致定额计价法在一些情况下难以准确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和项目开始探索和采用新的计价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尽管定额计价法具有其历史价值和一定的适用性,但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许多工程建设项目正在逐步引入更加灵活和市场导向的计价方式,如工程量清单计价法,这种计价方式更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和市场变化。
总之,定额计价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的计价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它,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还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