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联的书写通常遵循特定的格式和规范,一般情况下,左侧书写悼念词,右侧则写敬挽,如“悼念XX千古;友XX敬挽”。这种传统方式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之情。值得注意的是,挽联下方并没有落款,这符合传统习俗。
在撰写挽联时,可以使用“千古”一词,这个词一般用于纪念那些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对于普通人的挽联,上款(即下方)通常会标注“男的”或“灵佑”,而“女的”则用“仙逝”来表示。下款则会写明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表达哀悼之情的词语。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时所写的对联,可以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或花圈上。其格式要求上联与下联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需对偶,字数相等。书写时,面向门立,上联位于右方,下联位于左方,上联常用“悼念XX”,下联则用“XX敬挽”。如:(上)称呼XXX先生千古,(下)辈分XXX、XXX敬挽。
撰写挽联时,应注重辞意的相对相辅,同时保持句式对偶和字数相等,以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展现了书写者的情感与态度。在具体的撰写过程中,可以根据逝者身份、关系及逝者的生平事迹来适当调整词句,使之更加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