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天气转暖,小飞虫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飞蛾和蚊子等,很容易飞入人们的耳朵。夜间人们熟睡时,小虫往往趁机进入耳道,医院在凌晨和清晨常接到此类患者。耳道内的皮肤较娇嫩,神经丰富,虫子在耳道内爬行、挣扎时,常让患者感到痒痛,甚至耳鸣。若虫子碰到鼓膜,可能会引发恶心、头晕甚至呕吐。不少人遇到此类情况会立刻用手去掏,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让虫子钻得更深,增加鼓膜受伤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避免用手掏,因为不断触碰耳道或耳廓会使虫子在耳道内乱爬,增加痛苦。
小虫进入耳道后的处理方法包括:首先,可以在暗处用手电筒或火柴照亮耳道,虫子见光后会飞出;其次,可以向耳内吹一口烟气,将虫子呛出来;第三,可以滴入适量的食油或甘油,或使用生姜汁、食醋,让虫子随液体流出;第四,滴入橄榄油可以杀死虫子,随后将头倾斜,让虫子流出;第五,可以使用葱汁加麻油灌耳,让虫子随液体流出,但流出后需用清洁水冲洗耳道。
预防小虫进入耳朵的方法包括:当发现耳内有嗡嗡声时,可以用双手捂住耳朵,张口以防止鼓膜受伤;平时不要随意清理耳垢,因为耳垢能保持耳道温度并防止灰尘、小虫接触鼓膜;教育儿童不要私自掏耳朵,玩耍时避免将小物件塞入耳内;游泳或洗澡后应立即清理耳道内的水分,防止中耳炎;处理耳内异物时,切勿使用钳子,以防异物深入耳道。
总之,遇到小虫进入耳道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避免自行掏耳导致虫子深入耳道,增加治疗难度。预防小虫进入耳朵的方法简单实用,只要平时注意卫生,就能有效避免此类意外发生。